1、世界大变局加速演变
文丨平立
2019年,世界经济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主要国家间经济、科技、金融等领域博弈加剧;多边主义与单边主义矛盾激化;国际经济秩序加速重构。世界大变局加速演变的特征更趋明显。
纵观全球,人类社会面临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四大挑战,国际安全失序,社会动乱多发,非传统安全威胁进一步凸显,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显著增多。
人类社会走向何方,取决于哪个国家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案与治理模式更符合人类愿望,也取决于各国在合作与对抗、多边与单边、开放与封闭等重大课题上作出怎样的抉择。
▲ 美国拉斯维加斯CES展上的人工智能和人脸识别技术演示
世界经济衰退风险持续累积
2019年,世界经济持续放缓,多家国际机构年内屡屡下调2019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0月下调2019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至3%,创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最低。经合组织9月将2019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从3.2%下调至2.9%。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将当前世界经济概括为“四低两高”特点,即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低收益、高债务和高杠杆。
低增长,主要表现是制造业不振,服务业萎缩,贸易和投资低迷。主要经济体之间经贸摩擦加剧,全球贸易投资面临更大不确定性,实体经济发展受挫,服务市场开始萎缩。贸易保护主义的负面效应凸显,成为拖累世界经济放缓的首要因素。
制造业方面,2019年7月摩根大通银行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49.3%,创近7年来最低值;服务业方面,马基特咨询机构发布的全球非制造业商业活动指数9月份数据为51.6,创该指数设立近10年来的最低值;货物贸易方面,世界贸易组织10月预测,2019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将仅微增1.2%,低于近十年平均水平。
政治因素对经济增长前景的影响也在上升,且与经济因素互相影响、互为因果,掌握经济主动权的国家为扩大基本盘、守住影响力不断改变规则,大国竞争进一步加剧,经贸、科技领域是博弈前沿。世界各国、各地区间政治经济关系经历深度调整。
低增长的同时,全球通胀水平也一直处在低位。全球货币宽松潮回归,2019年,低利率甚至是负利率呈蔓延之势,“钱不再能挣钱了”成为全球经济新注解。
2019年以来,发达和新兴经济体的30多家央行陆续实施宽松货币政策。欧洲央行9月宣布自2016年3月以来的首次降息,同时宣布重启QE。欧央行将隔夜存款利率下调10个基点至-0.5%。日本央行维持既有超宽松货币政策不变,短期利率保持在-0.1%,并继续购买长期国债,长期利率维持在零左右。美联储罕见地在三个月内降息三次,联邦基金利率调整为1.50%~1.75%。
新的货币宽松潮对实体经济提振作用有限,但会推高本已不菲的资产价格,对全球金融稳定造成负面影响。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副总裁朱民在11月的一个演讲中说,全球股市越来越由公司业绩实体支撑走向流动性支撑,货币政策继续宽松,风险从银行和保险业转向企业,转向非金融机构,这历来是容易发生危机的薄弱点。
世界经济同时还面临高债务的挑战。当前,全球债务规模已超过全球经济总量的3倍,达到247万亿美元,全球债务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接近历史最高水平。美国国债已达到22.72万亿美元,并且还在继续增长。
种种信号显示,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风险累积,不确定性继续增加。中国人民银行2019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当前世界经济值得关注的问题和趋势包括:一是经贸摩擦仍是拖累全球经济的重要风险。虽然近期风险有所缓和,但不确定性犹存。持续的经贸摩擦将破坏全球供应链,并在中期内影响全球生产率和产出增长。
二是全球宽松的货币环境助推金融资产价格和债务累积,金融体系脆弱性继续上升。在此背景下,风险因素可能导致避险情绪骤升冲击金融体系稳定,并影响全球经济增长。
三是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环境对货币政策调控构成挑战,利率政策应对空间有限,继续实施量化宽松等非常规货币政策的边际效果较为有限。
发达国家集体陷入政经困局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刘军红对《瞭望》新闻周刊指出,2019年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发达经济体集体陷入低速增长局面。
IMF10月预测,发达经济体2019年和2020年经济增速均为1.7%。IMF下调美国2019年增速预期0.2个百分点至2.4%,上调2020年增速预期0.2个百分点至2.1%;下调欧元区2019年和2020年增速预期0.1和0.2个百分点至1.2%和1.4%;下调日本2019年GDP增速预期0.1个百分点至0.8%,预测日本2020年GDP增速将进一步下滑至0.5%。
工业生产是GDP的先行指标,2019年发达经济体工业生产集体出现萎缩,在刘军红看来非常值得关注。
2019年上半年美国工业产出和制造业产出连续两个季度下滑。9月美国制造业PMI指数降至47.8%,创下近十年新低。
德国、日本等传统制造业国家工业生产也大幅下降。德国联邦统计局12月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10月德国制造业产出下降5.7%,遭遇2009年以来最严重衰退。2019年,日本制造业PMI除1月和4月外均在荣枯线以下,且呈连续下降态势,陷入近三年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萎缩。9月中旬公布的、被视为日本经济先行指标的日本机床订单数额大跌近四成,为日本经济拉响警报。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环境下,2019年以来,美联储启动预防式降息,欧央行进一步降息。然而美联储降息空间有限,日本和欧洲央行实行负利率,量化宽松政策的效应趋于弱化。
负利率,意味着资本找不到值得投资的项目了,凸显欧日等国生产要素困局。华泰证券一份研究报告指出,欧洲和日本均面临人口老龄化,希望通过科技周期实现增长复苏难度较大,因自然资源禀赋相对匮乏也难以形成比较优势。
发达国家经济困局激化深层次矛盾,民粹主义抬头,政治斗争加剧,软实力软肋频频暴露。
美国内部,从2019年年初政府关门危机到年底国会掀起弹劾案新高潮,内斗加剧,围绕总统权力的宪政之争升级,成为特朗普在“通俄门”后面临的最大政治危机。
对外,一方面美国重拾大国竞争,对战略对手做出清晰定义,重新定位外交与安全政策,应对大国竞争不遗余力;另一方面不断甩掉海外包袱,减少海外投入。
2019年,欧盟内外交困,焦虑感明显上升,一方面反对美国推行单边主义政策;另一方面也更多从竞争视角出发应对世界经济变局,提出“经济主权”概念,在产业政策和外资审查领域加强协调。
日本面临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国家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且将迎来更深刻变化的世界形势下,发达国家的文化局限、行为惯性和体制障碍,大大限制了其应对变局的选择空间,并有可能在积累、策动之余成为世界不安定因素的输出地。
发展中国家变被动为主动面临挑战
2019年,发展中国家外部环境面临更多不确定性,在提高自身经济影响力、应对外部冲击、夯实竞争基础方面,均面临持续挑战。
俄罗斯经济低速增长,动能不足,2019年上半年增速为0.7%。印度经济明显降速,2019年三季度增速降至4.5%,为6年多来最低水平,经济增长前景不乐观。
受美国影响较深的拉美地区增长普遍乏力,脆弱性凸显,多国出现货币贬值、通胀高企、股市动荡、国家风险指数攀升等现象。2019年,33个拉美国家中有23个国家经济增速速度放缓,14个国家经济增速不足1%。
2019年,众多非洲国家受高失业、高通胀和高赤字困扰。仅卢旺达、毛里求斯和摩洛哥少数国家,由于改革得力和营商环境改善,经济表现较好。
IMF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2019年和2020年经济增长预期分别下调0.2和0.1个百分点至3.9%和4.6%。金砖国家中,IMF预测俄罗斯2019年经济增速为1.1%,印度为6.1%,巴西为0.9%,南非为0.7%。
IMF同时指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将是2020年全球经济弱复苏的主要贡献力量。据IMF数据,以购买力平价计算,2018年新兴市场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占比为59%,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比例约为80%。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认为,新兴经济体崛起,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中地位更加重要。部分亚洲和非洲国家有可能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领跑者。到2035年,发展中国家GDP规模将超过发达经济体,在全球经济和投资中的比重接近60%。
中国新兴经济体研究会会长张宇燕在新兴经济体研究会2019年会上说,世界经济变局的深刻变化,主要表现为东升西降、技术创新、权利意识觉醒、社会变革、人口老龄化、全球政治体系变化、国际货币体系变化等,因此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需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与合作,在把握国际大势的同时强化协调和配合,共同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展望未来,发展中国家如何走出适合自身国情的持续增长道路值得关注。未来10年将是世界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10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积聚力量。发展中国家能否加大科技创新合作,跳出存量博弈的泥沼,着力创造全新经济空间?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原副会长王珍对本刊说,面对第四次工业革命,尤其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挑战,唯不断创新才能跟得上潮流,把发展的希望定位在创新上,是有远见的正确选择。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国战略机遇期同步交织、相互激荡。中国经济“稳定器”“推进器”的作用令人期待,中国的发展成为发展中国家自强的典范,地位、影响力、感召力进一步加大。
对此,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最新研究说,世界正在进入“亚洲世纪”,而中国是亚洲地区经济之锚,为邻近地区提供了联通和创新的平台。
国际规则与多边体制调整加速
2019年,国际经济秩序加速重构,二战后的国际规则和多边体制面临重大调整。
第一,围绕全球贸易新规则制定主导权的竞争更趋激烈。
首先,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正被重新定义和规划。以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的权威性和有效性遭到严重挑战。
WTO四大功能中最重要的功能是上诉机构。由于美国不断阻挠,WTO上诉机构在2019年12月只剩一名法官,多边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停摆。
美欧日等已经富裕起来的国家试图改写多边贸易规则。特朗普曾多次抨击WTO,并威胁“退群”。2019年7月26日,特朗普签署备忘录,指示美国贸易代表使用一切可用手段确保WTO对发展中国家地位进行改革。随后,深受美国影响的巴西、韩国宣布放弃“发展中国家”地位。
WTO改革是全球经济治理领域里的一场重大博弈,何去何从将对全球贸易和国际经济格局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
其次,在全球贸易规则加速调整背景下,全球贸易圈层正在加速重组,抱团取暖、局部合作的趋势明显,国际贸易规则处于新一轮变革和重构期。
一方面,各国寻求国际合作越来越倚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径。2019年1月举行的“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首届部长级会议重申维护自由贸易、反对保护主义。日本与欧盟签署的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PA)于2019年2月1日正式生效。7月7日,非洲大陆自贸区正式成立。11月4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结束全部文本谈判及实质上所有市场准入谈判。有关国家积极推进区域自由贸易安排,充分说明世界各国需要自由贸易与国际合作。
另一方面,主要大国间正通过谈判缔结新的区域或双边协定等方式,加速重塑全球贸易规则。发达国家主导的区域经贸合作新规则强调高标准、高水平的便利化与自由化。原产地规则、知识产权保护、数字贸易、服务业开放、环保劳动标准、竞争中立和国有企业等都成为CPTPP、《美墨加协定》等区域自贸协定的核心议题。
此外,发达国家加速建立数字化领域国际经贸标准。《美日数字贸易协定》和《美墨加协定》都制定了涉及数据流通的规则,并希望将这些规则体现在WTO的规则中,意在牵制发展中国家。在数字经济时代,由谁掌握制定规则的主导权或将极大地影响世界经济的走向。
第二,国际金融秩序出现新动向。
国际金融秩序受到美国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行为的严重破坏。2019年8月6日,美财政部不顾事实,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这一单边主义行为破坏了全球关于汇率问题的多边共识,对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运行产生严重负面影响。
2019年10月,IMF决定推迟份额调整,这一削弱IMF代表性、治理能力与合法性的做法引致发展中国家的不满。
美国社交媒体巨头脸书计划推出数字加密货币Libra,对国际货币体系带来严重冲击。
第三,全球价值链受到冲击,新兴经济体成长空间“被压缩”。
全球价值链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主要特征。全球价值链深入发展,为发展中国家实现技术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带来新机遇。
世界银行在《2020年世界发展报告:在全球价值链时代以贸易促发展》中指出,全球价值链已占到世界贸易近50%。
报告同时指出,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价值链成长趋于平缓,近期抬头的保护主义也对全球价值链演变产生影响,全球价值链扩张面临停滞不前。
其他令全球价值链放缓的因素还包括:经济增长总体放缓,特别是投资方面;贸易改革步伐放缓,甚至出现倒退;一些最具活力的地区和行业已经自我形成了完整的价值链。
第四,科技创新成为大国竞争焦点。
科技进步和创新正在积聚促进变化的巨大能量,是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拓展全球经济新空间,主导全球经济态势的最重要变量。2019年全球科技发展亮点频现,但与此同时,个别国家不能接受别国科技快速发展,在国际科技合作领域频繁制造障碍,试图以“脱钩”来保持领先,大国竞争进入以科技创新为关键主线,辅之以经济、政治、舆论、安全等多维度的竞争。
大国博弈升温
2019年,大国博弈明显升温,强权政治和霸凌行径越来越脱下温情脉脉的外衣,全球治理步履维艰。
俄美博弈加剧。《中导条约》失效,《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难保,新一轮军备竞赛加剧,核战争风险上升。12月12日,美军在加利福尼亚试射一枚陆基常规弹道导弹,这是美国在今年8月退出《中导条约》后首次试射受条约限制的弹道导弹。在委内瑞拉危机关头,俄罗斯果断出手支持马杜罗政府,美国制造政权更迭图谋落空。在叙利亚,美退俄进,俄拉近与沙特、埃及等的关系,在中东赢得一定战略主动权和话语权。而美国背弃叙利亚库尔德武装盟友,形象受损,并非消灭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头目巴格达迪所能弥补。
美欧裂痕持续加大。双方在贸易、伊核协议、气候变化、安全、能源、多边主义等问题上出现一系列纷争。欧洲对美信任降低,力图增强战略自主。马克龙主张欧洲应摆脱北约限制,加强欧洲防务。法德筹建“多边主义联盟”,力挺多边主义。欧洲同中国就加强全球治理、坚持多边主义、维护自由贸易等重大问题达成广泛共识。
日印在大国关系重构中获益。日本贸易战略迎来新局面,巩固了与美国的盟友关系,改善了对华关系,发展了与欧、英、印、俄等的关系。印度全面发展与各大国关系。与此同时,日印也随时注意避免成为大国博弈的“筹码”。
在国际经济秩序加速重构、大国关系深刻调整的大背景下,主要大国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地区进一步展开竞争,加紧争夺地缘政治影响力。印度、欧洲、非洲在全球博弈中的地位上升。
在亚洲,美国继续推进“印太战略”,搅局南海,向所谓的印太地区增派兵力。俄罗斯和欧洲等均加大了对印太地区的投入。马克龙提出法国版“印太战略”。美国还加大对中亚五国的拉拢,先后在努尔苏丹和纽约举行“C5+1”部长级会晤。美俄加大在中东博弈。
在拉美,美国重拾门罗主义,企图在委内瑞拉制造政权更迭,加大对古巴制裁,遭俄罗斯战略牵制。
在非洲,美国出台新非洲战略,将矛头指向中俄。日本举办第七届东京非洲发展国际会议。俄罗斯举办首届俄非峰会,寻求加强对非经济与安全合作。
全球治理步履维艰
2019年,世界动荡源和风险点显著增多。从亚洲到中东,从欧洲到拉美,一系列热点此起彼伏,一连串国家动荡频发,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蔓延,全球治理面临严峻挑战。
国际和地区安全风险上升。新一轮军备竞赛和核战争风险上升。沙特油田遭无人机袭击事件,令武装无人机问题凸显。中东局势紧张、印巴交火、巴以冲突、也门激战、利比亚内战等,给地区安全蒙上阴影。
反恐、网络安全、疫情和自然灾害等非传统安全威胁严重。巴基斯坦、新西兰、斯里兰卡、伊朗、肯尼亚、菲律宾等国发生严重恐怖袭击。西方国家发生多起宗教场所恐怖袭击事件,极右翼恐怖主义成为西方国家国内安全重大威胁之一。数据显示,网络犯罪将导致2019年世界经济损失2.5万亿美元,比2018年增加60%。非洲猪瘟、麻疹、寨卡等肆虐。全球爆发多起重大火灾。极端天气频发,将全球气温推向更加危险的水平。12月15日闭幕的2019年联合国气候大会因各方分歧严重,未就《巴黎协定》第六条实施细则谈判这项核心任务达成共识。
世界多国政治与社会矛盾突出。多国发生程度不一的骚乱和暴力示威。智利甚至因为骚乱放弃主办APEC会议和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西方一些国家插手别国事务、企图制造“颜色革命”。西方国家政府和媒体对待发生在不同国家的暴乱别有用心地采取不同标准,再次暴露西方所谓民主、人权的虚伪和双标。
2019年,单边主义和多边主义成为全球治理中的高频词。
部分发达国家由于自身实力衰落,参与全球治理的意愿减弱,不愿意继续提供公共产品,甚至退出多边主义制度框架,但又不愿看到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在全球治理中获得更大话语权。基于规则的多边主义受到单边主义威胁,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举步维艰。但是,国际社会支持多边主义的声音仍是主导力量,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
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力量对比的变化,一方面动摇了发达国家在全球规则制定上的主导地位,引发对抗反应;另一方面增强了发展中国家的谈判基础和谈判能力,参与规则制定意愿更强,底气更足。
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旗帜鲜明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维护多边主义和多边贸易体制,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从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到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从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到中法全球治理论坛,从博鳌亚洲论坛到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中国积极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呼吁各国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响应和支持。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所首席研究员张茉楠对本刊说,全球化进入下半场,全球红利存量消失,增量尚未清晰。存量博弈导致国际局势失序和不确定性增加。但经济全球化潮流不可逆转,各国利益日益交融、命运更加休戚与共是大势所趋,应积极推动新型全球化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使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
2、科技创新驱动全球社会变革
文丨唐新华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政治所副研究员、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2019年,新一轮科技革命发展多点突破:5G元年在“科技冷战”中开启,量子信息革命加速到来,人工智能加速社会向智能化转型,区块链技术催化数字货币横空出世,太空科技军备竞赛系统布局,能源新革命进入变革前夜,生物科技野蛮生长,融合迭代……
对于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成为影响和改变未来世界发展格局的关键力量。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加大对新兴技术的投资研发和战略布局,大国间科技竞争博弈更趋激烈。
▲ 这是玉兔二号巡视器全景相机对嫦娥四号着陆器成像 国家航天局供图
5G重构全球数字基础设施 开启万物互联时代
5G为物联网更快、更广、更深的连接插上了翅膀,各大通信企业加快5G核心技术研发和测试。华为2019年发布全球首款5G基站核心芯片“天罡”和Balong5000基带芯片5G手机。高通也发布了新一代7nm制程5G基带芯片骁龙X55。华为与中国电信完成全球首个基于3GPP标准的真实电网环境下5G网络电力切片测试。
高容量、低延时和高速连接的5G的广泛应用,将推动全球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开启万物互联的时代。软银与谷歌合作研发无人飞行器5G空中基站,有望建成覆盖全球的通信基础设施。韩国KTSAT公司宣布成功完成全球首次5G卫星传输。
5G新应用场景不断涌现,如:
美国太阳能5G无人机“鹰30”完成首飞;
韩国LG公司完成5G自动驾驶汽车测试;
全球首例通过5G远程脑外科帕金森病“脑起搏器”植入手术在中国顺利完成;
诺基亚借助5G自动化机器人建造未来工厂;
俄罗斯建成其首座5G移动网络城市等。
全球移动设备供应商协会数据显示,到10月底全球已有超过20个国家开通5G商用服务,其中,英国、西班牙等国首次开通的5G服务部分使用了中国企业的设备,摩洛哥在中国企业成套设备帮助下成为世界首个全境覆盖5G的国家。
世界各国正加大5G战略布局。美国政府力图主导全球5G网络生态体系,依托联邦政府科学和技术政策办公室(OSTP)与无线频谱研发(WSRD)跨部门工作组在5月发布相关报告完善其《国家频谱战略》。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批准两大移动运营商T-Mobile和Sprint合并以加速5G部署。“后5G”通信技术也在加紧布局。日本与欧洲合作研发“后5G”通信技术,力争通过“后5G”技术重获通信技术领先地位。
量子计算机获重大突破 量子信息时代加速到来
谷歌公司10月在《自然》杂志发表其量子计算机最新成果,宣布开发出新型54比特量子处理器Sycamore,宣称率先实现了“量子霸权”。IBM、微软和英特尔也在加紧赶超,量子计算机走向实际应用的进程缩短。
量子计算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竞赛同步上演。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开发出混合量子比特技术。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成功在多层硅晶体中建立量子芯片架构。
英国利物浦大学、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等机构发现量子自旋液态材料。
加拿大渥太华大学成功利用光量子创建出量子模拟器。
英特尔推出的低温晶圆探测设备可大幅缩短量子比特数据采集时间。
量子通信技术飞速发展。
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成功演示白昼自由空间量子通信。
新加坡国立大学量子密钥分发技术研发取得进展。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研制出全光子量子中继器的关键元件。
欧盟委员会将与欧洲航天局共建泛欧量子通信基础设施。
美国《国家量子倡议法案》加快实施,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7月推进“量子跃迁研究所”计划,加大量子技术研发攻关。
随着更多稳定量子比特数的实现及可纠错高保真度等技术的不断突破,量子信息革命加速到来。
人工智能广泛应用 提速智能化时代
人工智能技术在2019年保持高速发展。IBM人工智能辩论机器人实现了自我辩论。谷歌AlphaStar新AI参加《星际争霸2》对战以10:1击败职业选手,AI在战略性游戏中已开始超越人类。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局(DARPA)推出“知识导向的人工智能推理模式”和“基于理解的人工智能语言习得”等下一代AI技术研发。
人工智能军事化应用全面拓展。
美陆军在兵棋推演中已应用人工智能。
美国休斯研究实验室使用人工智能辅助海军指挥决策。
美空军计划将人工智能技术用于太空态势感知,并计划开发人工智能作战无人机。
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拟制定新人工智能战略以探索未来战场。
各国加紧制定国家人工智能战略框架。
美国总统特朗普2月签署“维护美国人工智能领导力”的行政令启动“美国人工智能倡议”。
俄罗斯政府将人工智能发展战略文件纳入“俄罗斯联邦数字经济”国家发展计划。
人工智能全球治理提上日程。
加拿大发布国家人工智能标准为AI治理提供国际基准。
G20部长级会议通过了旨在应对全球人工智能运用原则的部长声明。
欧盟委员会发布人工智能道德准则拟构建AI全球监管框架。
美国国防部计划制定战争人工智能道德原则,以形成全球军用人工智能规范指导方针。
全球围绕人工智能的战略竞争正成为智能社会的国际战略新焦点。
区块链催生全球进入新数字金融时代
2019年,区块链技术在贸易、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深化。
瑞银、纳斯达克、巴克莱等金融巨头拟联合发行代币进行跨境交易结算。
VISA首次测试区块链结算支付系统。
IBM联手华尔街将区块链技术带到信用违约掉期(CDS)市场。
全球IT解决方案和服务提供商三星SDS开发区块链服务平台Nexledger,实现B2B数字金融平台商业化。
Libra点燃全球数字货币战火,未来全球将围绕数字货币技术、标准、规则、市场等展开全方位竞争。
6月18日,美国社交媒体巨头脸书旗下全球数字加密货币Libra官方网站正式上线。Libra宣称将建立一套无国界货币的金融基础设施,引发全球高度关注。由于全球对加密货币监管路径尚不清晰,加之自身存在信任漏洞,Libra项目遭到质疑和抵制。
Libra打开了各国数字货币万花筒。
全球最大加密货币交易所Binance公司计划推出Venus数字货币与Libra竞争。
沃尔玛公司也申请相关专利拟推出与政府常规货币挂钩的数字货币。
IMF拟发行全球性数字货币IMFCoin以取代现有储备货币。
12月13日,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表示,欧央行应在央行数字货币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欧央行已设立央行数字货币专门委员会,将加快研究数字货币,预计在2020年中期得出结论。
太空竞争加剧 大国布局太空竞逐时代
多信使天文学时代到来。通过电磁波、粒子和引力波观测同一天体的方式被称作多信使天文学。这种方式为黑洞引力波、暗物质的探测带来重大科学契机。人类首张黑洞图像2019年4月面世。今年还是人类首次登月50周年,中国嫦娥四号在1月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美国SpaceX公司“星链”计划加速部署,2019年底开始向美国北部和加拿大提供“星链”网络服务。欧洲航天局发射“太空数据高速公路网络”系统第二颗卫星。
太空军备竞赛展开。美英等七国4月发表关于联合太空作战的《联盟太空作战倡议》。美国国防部7月发布下一代太空架构,力图实现威慑、空间态势感知、地面支援、作战指挥和全球监视等任务。美空军成立特别项目处,加强太空控制与太空感知装备研发。8月29日,美国太空司令部成立并相继制订了太空战役计划,美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也批准提供7240万美元资助建立太空部队。英国7月宣布新的太空计划。法国9月也宣布成立太空司令部。北约在12月北约峰会上提出将太空列为作战域,太空军事化正在加剧。
能源新技术酝酿大革新 人类迈向低碳时代
2019年能源领域迎来氢能冲击波。国际能源署(IEA)聚焦氢和燃料电池技术在全球清洁能源转型中的作用。美、加、日、欧等宣布启动新的氢能倡议。在氢能应用领域日本走在前列,将开发最高时速100公里的氢能驱动混合列车。日本还发布了2040年燃料电池技术目标计划。韩国发布氢能经济发展路线图欲引领全球氢燃料电池汽车和燃料电池市场发展。澳大利亚制定《2020~2030年国家氢能战略》。欧洲发布氢能路线图为2050年大规模部署氢和燃料电池奠定基础。新西兰发布国家氢能发展绿皮书,计划实现2050年零碳经济目标。
可控核聚变(人造太阳)蓄势待发。美国计划采用等离子体喷枪实现可控核聚变。美能源部宣布拨款3000万美元在托卡马克上进行磁约束聚变科学实验研究。托卡马克是一种利用磁约束来实现受控核聚变的环形容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开始为Mars2020火星车核动力装置提供核燃料,其便携式核反应堆将于2022年之前安置在火星。俄罗斯研制出用于下一代创新核系统的钍基核燃料。
储能技术酝酿新突破。储能技术经过多年的技术迭代,正处在突变前夜。韩国拟进军海水电池储能市场。日本全树脂电池加入新一代电池研发竞争。日本京瓷株式会社将大规模生产低成本的新型锂电池。特斯拉称发现了比固态电池能量密度更高且更稳定的新型锂电池技术,或将改变下一阶段动力电池技术的发展路线。
生物科技多点突破 生命科学进入全新时代
基因编辑工具CRISPR技术进入点对点时代。瑞士科学家开发出Cas12a酶可同时编辑多个基因的CRISPR新方法。美国科学家利用CRISPR单碱基编辑技术对细胞进行了13200次基因改造,创下基因编辑领域纪录。首例治疗癌症的CRISPR基因编辑临床治疗取得阶段性进展。为防止基因编辑滥用带来的巨大风险,世卫组织宣布启动全球人类基因组编辑注册计划,并发表声明反对人类生殖系基因组编辑的临床应用。
脑机接口实现新突破。脸书发布直接从人脑解码人类语音的脑机接口。美国科技大亨埃隆·马斯克出资创办脑机接口企业Neuralink,并发布脑机芯片产品。DARPA脑机接口研究取得进展,实现用脑电波控制多架飞机。
生物信息革命初现。以色列科学家实现在1克DNA中存储超过10PB信息。微软实现全自动DNA信息存储。哈佛大学开发出利用蛋白质存储数据的新方法。美国科学家应用CRISPR创建了可编码活细胞中逻辑和记忆的DNA存储和计算系统。
回首2019年全球科技发展图景,可以看到全球正在科技创新的巨大浪潮推动下进入一个崭新时代,人类社会发展面临深刻变如何在深入交流形成共识和规则的基础上把握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机遇,应对人类面临的挑战,更好造福各国人民,是摆在全球面前的共同课题。
3、欧洲:寻求战略自主应对变局
作者丨张健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所长
2019年,欧洲内外形势更为严峻,寻求突围、有所作为的焦虑感和紧迫感上升。变局之下,欧洲各国面临的挑战巨大,寻求战略自主前路漫漫。
▲ 10月28日,英国伦敦议会大厦外,一名支持英国“脱欧”的男子站在欧盟旗帜和英国国旗下
面临诸多挑战与变局
特朗普上台以来,美欧盟友及合作关系受到挑战,跨大西洋关系持续下行。2019年,美国对欧洲安全和经济利益的冲击更为严重。
首先,特朗普政府中东政策不顾及欧洲盟友利益关切和感受。美国政府不但从中东抽身,甩锅欧洲,还制造更多混乱和不稳定因素,其在未与欧洲盟友协商的情况下,突然决定从叙利亚撤军,并默许土耳其进攻库尔德武装;并持续加大对伊朗施压力度,伊核协议面临崩溃;承认以色列在巴勒斯坦被占领土所建定居点的合法性等。欧洲面临的难民潮及恐怖主义危险大大上升。
北约本是欧美关系中最大的黏合剂,也是欧洲安全、一体化和福利制度的保证,但如今其可信度和可靠度被打上问号,甚至被法国总统马克龙称为“脑死亡”。
经济上,特朗普政府因为空客补贴问题,对英、法、德、意等国部分商品加征高关税。特朗普政府2019年12月初宣布,鉴于法国数字税对美高科技公司构成歧视,美国将对法国部分商品加征100%关税。美国政府还随时可能对欧洲汽车加征关税。
特朗普政府正式启动退出《巴黎协定》的程序,与欧洲在气候问题上的立场形成鲜明反差。因为美国阻挠WTO上诉机构新法官的遴选和任命,WTO上诉机构因之停摆。总之,美国从最可靠盟友变身欧洲安全和经济利益的最大破坏者。这是二战以来罕见的现象,也是欧洲当前面临的最大变局。
英国“脱欧”对欧洲来说也是重大变数。原本定在2019年3月29日的“脱欧日”三次延期、一波三折,既拖累了英国国内经济和社会建设,也掣肘了欧洲一体化发展。各方都希望“脱欧”问题能尽快有个结果。12月13日,英国大选结果出炉。保守党赢得多数席位,将组建新政府,英国预计于2020年1月31日之前“脱欧”,欧洲需要认真思考如何面对英国“脱欧”后的新变局。
俄罗斯是欧洲变局中的重要部分。自2014年乌克兰危机以来,欧俄关系陷入持续僵局。这一状态限制了欧俄合作,不符合欧洲利益。马克龙声称将俄罗斯推离欧洲是个战略错误。2019年欧俄关系僵局虽在,但有所缓和。
在欧洲看来,中国是世界变局的一个重要因素。2019年3月,欧盟委员会发布《欧中关系战略展望》报告,在把中国作为拥有共同目标、不可或缺的全球合作伙伴的同时,又定位为经贸科技领域的竞争者,甚至是“制度性的对手”,对华姿态趋于强硬。
另外,在中东、非洲等欧洲大周边地区,不稳定性和安全风险日益突出,也引发欧洲内部更多矛盾。
试图加强战略自主
在内外压力持续增大情况下,“战略自主”“主权欧洲”“数字主权”等成为欧洲高频词。
欧洲担心自己在世界的急剧变化中逐渐边缘化,难以主宰自身命运甚至沦为大国逐鹿场,因此将欧洲打造为世界一极、有效参与大国竞逐的紧迫感、焦虑感前所未有。马克龙警告西方霸权正在终结,抛出北约“脑死亡”论,强调建设“主权欧洲”。新当选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称要将欧盟委员会打造为一个“地缘政治的委员会”。
在防务自主方面,欧盟持续推进永久性结构合作。11月12日,欧盟召开国防部长会议,再次批准13个联合防务项目,总数增加到47个;法国倡导的旨在推动欧洲防务独立与合作的“欧洲干预倡议”获得更多支持;法国、德国与西班牙决定联合研发第六代战机等。
在金融自主方面,法国力推欧元区改革,提升欧元国际地位。2019年1月,英、法、德宣布成立INSTEX机制,由三国共同注资,并由德国一家银行负责运营,旨在帮助欧洲企业绕过美国制裁与伊朗进行交易。2019年11月欧洲再有6国宣布加入这一机制。
在边境主权方面,欧洲努力达成内部协议,以更好管控边界,控制移民进入。2019年7月,欧盟14国签署“团结机制”,决定在欧盟境内展开合作,分配难民安置。冯德莱恩承诺将于2020年提出新的难民一揽子计划。
在经济主权方面,欧盟加强外资审查政策,制定政府主导性的产业政策,推动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电动汽车等高新产业领域快速发展,培育“冠军企业”。2019年5月,法德宣布合作推动欧盟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将“空客模式”推广至电池行业。欧盟委员会还计划设立1000亿欧元的基金,专门扶持欧洲科技企业发展。新一届欧盟委员会发布《欧洲绿色协议》,提出到2050年让欧洲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碳中和”,计划投入1000亿欧元帮助成员国能源转型。
欧盟还计划强化自己的互联互通战略。2019年9月27日,欧盟委员会启动首届“欧洲联通论坛”,聚焦欧亚互联互通,推广联通领域的欧洲模式。
政治碎片化令改革举步维艰
变局深刻,欧洲的认识也很清醒,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面临的挑战也是巨大的。
首先是内部整合困难。欧洲认识到,如果没有内部的团结一致,一切将无从谈起,但恰恰在这方面,欧洲的问题很大。
2019年,欧洲的政治和社会碎片化程度继续加深。5月23日至26日,欧洲议会举行五年一度的选举,传统两大党团欧洲人民党党团和社会党党团总席位首次未过半,民粹主义和疑欧政党力量增强,欧洲议会与绝大多数成员国议会一样,出现碎片化趋势。4月西班牙议会大选无单一政党获绝对多数席位,组阁失败,被迫于11月10日举行四年内的第四次大选。8月,意大利联合政府垮台,政府重组,但仍随时有垮台可能。德国的几次地方选举也进一步强化德国政治的碎片化趋势。
政治碎片化决定了决策的复杂化,欧盟任何一体化及改革举措都举步维艰。无论是欧元区改革、移民政策还是产业政策以及对美、对俄、对华政策,都很难有清晰的统一思想及坚实举措。
其次,欧洲经济处于下行区间。2019年前三季度,欧盟和欧元区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和0.8%,同比均下降0.2个百分点。经济下行将加剧欧洲社会矛盾、增大改革难度,也将使欧盟在共同预算及发展战略上的分歧更加突出和难以调和。
第三,从外部因素看,美国对欧洲的压力还将加大:一方面美国肆意侵害欧洲安全和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又对欧洲任何战略自主动向异常警惕,冒头就打。这加大了欧洲自主图强的难度。
4印度:经济图强说易行难
作者丨王海霞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所
2019年5月,印度总理莫迪赢得连任,获胜后他表示将加快印度经济发展。印度当前经济规模约3万亿美元,按照印政府计划,到2024年经济规模达5万亿美元,2030年或2031年将以10万亿美元达致仅次于美中的经济规模。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相当骨感。印度经济自2016~2017财年出现放缓势头以来增速连年下滑,2018~2019财年增速已放缓至6.8%。2019年一季度经济仅增长5.8%,为此前5年最低水平,二、三季度增速进一步跌至5%和4.5%。
印度曾因两位数经济增速受到世界瞩目,其国内巨大市场和人口红利颇受投资者追捧。莫迪带领下的印度能否重回高增长通道,成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变量。
▲ 12月6日,印度新德里的印度门附近,一名女子在雾霾天气中出行
经济放缓根子在国内
印度经济监测中心最新数据显示,印度出口、消费、投资低迷,农业、工业、服务业不振,10月份失业率更攀升至8.5%;汽车、房地产行业录得若干年来最差表现;金融系统风险聚集;政府债务占GDP比重近70%,超过40%这一发展中国家警戒线。IMF表示将于2020年1月显著下调印度经济增速预期。
总体看,印度经济放缓的主要原因在国内。2016年废钞政策和2017年仓促推出的商品和服务税,冲击了实体经济并引爆影子银行危机。
废钞政策沉重打击了货币信用,对房地产、零售、棉花、珠宝、旅游等行业及占经济活动比重较大的非正规经济部门负面影响持续发酵。仓促实施商品和服务税,长期虽有利于经济增长,但因实施条件不成熟,短期内对经济造成较大负面影响。正常经济秩序受到干扰、中小企业利润下降,政府税收压力加大。
2018年9月,以印度基础设施租赁和金融服务公司发生违约危机为标志,影子银行危机爆发。2019年11月,印度第二大住房金融公司德万住房金融有限公司启动破产程序。影子银行流动性危机持续发酵,沉重打击消费和投资需求,使经济状况显著恶化。
就外部因素而言,全球外需萎靡不利于印度出口增长。2019年4至10月印度商品出口同比减少2.21%。不过,商品出口对印度经济拉动作用有限,不是经济低迷的决定性因素。
短期前景仍堪忧
可以看出,印度经济低迷出于两方面原因,一是实体经济受到大范围冲击尚未恢复,二是金融系统流动性危机使经济急剧恶化。这意味着经济短期内不易恢复。
其一,经济增长全面放缓,多个问题同时爆发,限制了刺激政策效果。印度央行2019年连续五次降息,但受银行系统坏账问题限制难以发挥效果,还推高了通胀率。政府大幅下调企业税以促进投资增长,但在商业信心低迷情况下不仅效果不佳,还加重了政府征税压力。
其二,难以推动结构性改革破除制度障碍、释放新红利。印度人民党(印人党)的母体组织国民志愿团历来重视国内中小企业和农民利益,反对激进自由化经济改革。由于该组织对印人党胜选居功至伟,印人党面临的改革阻力上升,而且即使能在关键改革上取得突破,其拉动经济也尚需时日,且易因民众反对引发社会骚乱。
其三,政府赤字压力高企,限制财政政策空间。穆迪预测本财年印度中央政府财政赤字将达3.7%,高于3.3%的原定目标。这将压缩政府增加支出刺激经济的空间,1000万亿卢比基础设施投资计划能否落实存疑。
其四,政府强调“印度教民族主义”意识形态、挤压少数族群生存空间,加剧了社会动荡,干扰了经济秩序。2019年底,因反对《公民身份法》修正案,印度多地爆发骚乱,极大干扰了社会生产和商务往来。
此外,印度还面临环境污染、水资源危机等问题。印度官方机构报告称全国近6亿人面临极端用水压力,首都新德里等21个主要城市地下水将在2020年耗尽。
目前看,印度政府提出2024年成为5万亿美元经济体的目标或难实现。IMF首席经济学家吉塔·戈皮纳特表示,要实现这一目标,印度名义GDP增速需达10.5%,实际GDP增速需达8%~9%。
中长期重回高增长通道说易行难
当前印度发展模式面临瓶颈,如不能释放新动能或新红利,中长期恐难重回高增长通道。
以服务业为龙头带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空间已有限。印度农业生产率极低;工业发展相对缓慢、制造业不发达;以信息技术外包为主导的服务业市场趋于成熟,人工智能的发展和来自其他发展中国家日趋激烈的竞争已开始限制其增长。此外,印度前几任政府推行自由化改革释放的发展红利已有所衰退,私人资本投资率2012年起连续下跌。印度现有发展模式已走入瓶颈。
与此同时,上述经济模式带来的结构性问题却凸显。印度服务业就业人口有限,工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难以承接大量低素质劳动力,印度近半人口就业于劳动效率极低的农业,收入微薄。因此,印度此前数年快速增长并未带来就业大量增加和贫困人口急剧减少。由于选举的政治特性,政府每年花费大量资金用于为穷人提供各种补贴,限制了其推出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印度虽有大量青壮年劳动力,但多数受教育程度和劳动技能不高。如不能提供就业,所谓人口红利只会加剧财政负担和社会不稳定。
印度推动制造业发展成为新动能也困难重重。印度希望承接中美经贸摩擦中意欲外迁的制造业企业,但并不具备大规模发展制造业的能力。印度《土地法》导致征地难、《劳工法》对劳动力过度保护且劳动力素质较低、银行坏账问题限制信贷增长等因素,限制了制造业大规模发展,相关结构性改革至今难以取得突破。此外,第四次工业革命意味着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窗口期有限。印度还面临来自越南、孟加拉国等国的竞争。
社会因素对印度经济增长的制约也不容低估。一方面,印度政府积极推进的“印度教民族主义”议程加剧了民族宗教矛盾,不利于社会稳定。另一方面,种姓制度的影响仍难以消除,阶级固化影响了劳动力资源的自由配置和社会发展活力。
印度经济状况短期内难以改善,中长期重回高增长通道仍需大力推动结构性改革释放新红利,或利用其他发展机遇发掘新增长点。而要做到这些,并不容易。
5非洲:在世界变局中提升地位
作者丨曾爱平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发展中国家研究所副所长
2019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继续向纵深发展。非洲国家普遍敏锐察觉到世界大势的深刻演变,力图在纷繁复杂的国际时局转变中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做自身命运的主人,提高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
▲ 由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建的莫桑比克马普托大桥是目前非洲第一大悬索桥(4月8日摄) 张宇摄/本刊
非洲联合自强迎来新局面
2019年非洲的最重大事件,是第12届非盟非洲大陆自贸区特别峰会7月在尼日尔首都尼亚美宣布非洲大陆自贸区成立。这一非洲一体化进程中的里程碑事件,表达了非洲国家联合自强、团结振兴的强烈政治意愿。
非洲国家认识到,为应对不确定的国际形势和实现非洲发展振兴,除联合自强外别无他途。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是非盟《2063年议程》的旗舰项目,其目标是通过削减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形成统一的非洲大市场,涵盖全非约13亿人口和2.5万亿美元的经济总量。截至目前,除厄立特里亚以外,非盟55个成员中有54个成员签署了非洲大陆自贸区协议,30个成员的立法机构批准了该协议。
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主要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就非洲国家间货物和服务贸易作出安排,扩大非洲国家间贸易额。短期目标是在5~10年内,非洲域内逐步取消90%的商品关税和配额。
第二阶段是非洲国家间就投资、知识产权、竞争政策和争端解决机制作出安排,进一步提升非洲国家间经贸合作水平,扩大共同市场,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推动非洲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多元化和工业化。
全球主要大国竞相加大对非投入
2019年,非洲面临的国际环境持续改善,成为非洲发展振兴的第二个有利因素。各主要大国日益重视非洲在世界大变局中的战略地位与价值,承诺对非加大援助和投资力度,掀起大国对非合作新热潮。
美国2019年继续调整对非关系。美有十多位政府高官先后访问非洲,并在莫桑比克和科特迪瓦分别召开美非商业峰会和《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论坛,推销“繁荣非洲”计划。美鼓励其新成立的国际开发金融公司支持美国企业进军非洲。美对非洲政策的优先事项已从反恐转向大国竞争,主要目标是遏制中国和俄罗斯在非洲的影响力。美国在非洲政府治理、军事安全和软实力领域的影响力仍然较强。
2019年8月,日本在横滨召开第七届东京非洲发展国际会议(TICAD),承诺未来三年推动日本企业在非洲投资200亿美元,帮助非洲培养3000名技能人才,积极参与联合国在非维和行动。
2019年10月,俄罗斯高规格召开首届俄非峰会,欲恢复和壮大俄在非洲的传统影响力。54个非洲国家派代表出席,其中有43位非洲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俄罗斯致力于深化俄非在安全、贸易和投资等广泛领域合作。除保持和扩大俄非军事安全合作以外,俄计划在未来4~5年内将俄非现有200亿美元贸易额翻番,加强俄非在铁路、港口、矿产和核能等领域投资合作。会议期间,欧亚经济联盟与非洲联盟签署了合作备忘录。
法国欲巩固其在非洲的传统影响,并扩展合作新疆域。2019年3月马克龙总统访问了吉布提、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三国,旨在深化与三国在军事、安全、基础设施、经贸投资、教育和文化遗产保护等多领域合作。法国承诺提供8500万欧元,帮助埃塞重建海军。法国还提醒非洲国家警惕所谓的中国“债务陷阱”,但遭有关国家反驳。8月,法国还利用举办G7峰会之际,推动西方大国讨论和关注西非萨赫勒五国集团(布基纳法索、乍得、马里、毛里塔尼亚、尼日尔)和利比亚的和平安全问题。
德国继续在G20框架下推动“与非洲有约”伙伴计划。2019年11月,德国在柏林召开“与非洲有约”伙伴计划第二次会议,埃及、埃塞俄比亚、卢旺达、加纳、摩洛哥和塞内加尔等12个非洲签约国领导人和代表出席会议。默克尔总理呼吁非洲国家进行政治和财税改革,提高透明度,改善营商环境,以吸引更多德国企业加大对非投资,阻止非洲移民涌入欧洲。当年5月默克尔在访问布基纳法索时,与萨赫勒五国元首举行了会晤,承诺支持五国打击恐怖主义和发展经济。
英国为“后脱欧时代”的英非关系积极谋划,已与摩洛哥、突尼斯、南非、莱索托、斯威士兰、纳米比亚、博茨瓦纳和莫桑比克等国签署新的贸易协定,旨在扩大在非经济影响。
印度2019年1月举办第九届古吉拉特全球投资者峰会,专设首个“非洲主题日”,吸引卢旺达总统卡加梅和非盟委员会主席法基等非洲政要参加。3月,印度与非洲17国举行联合军演,进一步提升印非战略伙伴关系。8月,印度总统科温德访问几内亚。2020年,印度将召开新一届印非峰会。印度还积极与日本联手打造“亚非增长走廊”。
非洲崛起仍面临重大挑战
尽管非洲自主发展出现联合自强和外部环境持续改善的新机遇,其崛起之路仍任重道远。2019年,非洲有关国家政治危机迭起,不稳定因素增加。苏丹、阿尔及利亚、南苏丹、刚果(金)、津巴布韦和利比亚等国因和平进程受阻、权力斗争激化或内战持续存在不同程度的政治对抗和紧张。
经济上,非洲内生动力不足。除摩洛哥和南非等少数国家以外,绝大多数非洲国家经济结构单一,同质性强,互补性差,影响非洲大陆自贸区顺利推进。由于缺乏资金和关键性技术,非洲基础设施开发和资源采掘主要由外资驱动,影响非洲经济自主能力。2019年,非洲经济增速下滑至3.2%左右。前三大经济体尼日利亚、南非和安哥拉表现尤为惨淡。高失业、高通胀和高赤字是众多非洲国家的经济常态。
政治和经济危机叠加,使非洲不少地区安全形势堪忧。非洲之角地区、萨赫勒五国集团、乍得湖地区和东非大湖地区恐袭和安全事件频发,非洲安全治理面临严峻挑战。
非洲大陆自主可持续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能否善用机遇,化解挑战,将是非洲应对世界变局的关键。在此过程中,中国可发挥独特作用。
在非洲所有的外部合作伙伴中,中国最具竞争力和综合比较优势。近年来,中国是帮助非洲打破基础设施、资金和人才瓶颈的主力军。非洲国家高度重视中非合作论坛和“一带一路”倡议对非洲发展的贡献和潜力。中国对非合作体制机制独具优势,其他外部大国很难复制。
非洲国际地位的提升与中国对非洲的重视和贡献密切相关。展望未来,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和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有助于非洲更好应对国际格局的深刻调整与演变,有助于塑造一个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6中东:多方缠斗乱局加剧
作者丨唐继赞 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东地区正是这场大戏的一方重要舞台,列强缠斗的一个主要战场。
回顾2019年中东局势,多方博弈不断,乱局依旧。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当属剑拔弩张的美国和伊朗险些引爆一场战争。此外,伊核协议遭遇严峻考验,叙利亚、也门内战持续,美国偏袒以色列施压巴勒斯坦又出新招,极端组织“伊斯兰国”虽实体覆灭但反恐斗争仍任重道远,“阿拉伯之春”在一些国家余波未了。诸多乱象之中,美俄博弈以及地区强国争锋,颇为突出。
▲ 6月29日,也门萨那,一名男孩放飞和平鸽
美伊博弈险酿中东战争
美国2018年5月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并恢复和新增对伊朗制裁,开启了美伊全面对抗。一年后,美国制裁逐渐发展到极限施压:
经济领域全面制裁,严格限制和阻遏伊朗的矿产资源和能源出口,并通过“长臂管辖”对伊经济支柱石油出口加以封堵;
军事领域,美向海湾增兵1.4万人,并派出航母战斗群和轰炸机特遣队,以压倒优势威胁伊朗的安全和主权;
网罗地区盟友试图组建“中东版北约”,全面孤立伊朗。
美国极限施压不断升级,与美缠斗了40年的伊朗也不甘示弱,美伊对峙一度剑拔弩张。就在国际社会担心美伊对峙擦枪走火之际,6月20日,伊朗防空部队在霍尔木兹海峡上空击落美国一架武装无人机,引发美伊关系紧张。按照特朗普事后的说法,他曾考虑攻击伊境内目标进行报复,但在最后一刻叫停了任务。一场可能引爆地区甚至更大范围的战争,与中东擦肩而过。
不过,海湾紧张局势并未缓解。在年内海湾地区发生多起油轮或商船遇袭、遭拦截或被扣押事件以及沙特油田遭袭后,美国极力渲染伊朗威胁,并着手在海湾水域组建、扩大护航联盟,以加大对伊朗极限施压力度,实现其遏制伊朗的战略意图。
从伊朗一方看,作为对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和恢复对伊制裁的回应,2019年5月,伊朗宣布开始分批放弃履行伊核协议的承诺,将每隔60天宣布中止履行一批协议条款。11月7日,伊朗原子能组织发布消息称,伊朗已开始在福尔多核设施生产浓缩铀。而根据伊核协议,伊朗只能在纳坦兹核设施生产浓缩铀。此前,伊朗已突破伊核协议规定的浓缩铀存量300公斤和丰度3.67%的上限。事态发展下去,国际社会耗费十年艰苦谈判达成的伊核协议可能要名存实亡。
叙、也战乱加剧人道主义危机
2011年3月爆发的叙利亚内战2019年仍未平息,2014年底全面激化的也门内战也未停下脚步。两场局部战争停不下来,根本原因也是因为多强缠斗。叙利亚危机背后有美俄博弈,以及土耳其、伊朗等各方与沙特、以色列等国的较量;也门内战中则有伊朗与沙特及部分阿拉伯国家的争锋。
长期战乱除了让叙、也两国山河破碎外,最大问题是人道主义危机空前加剧。世界卫生组织日前发布报告称,战乱导致也门经济崩溃、卫生基础设施全面恶化,人道主义危机越来越严重。数据显示,不足2900万人口(2018年数据)的也门有1970万人需要得到医疗服务,近2000万人粮食得不到保障,超过25万人严重营养不良,1780万人缺乏安全饮用水和卫生设施。
联合国秘书长副发言人哈克11月12日说,受暴力冲突影响,叙西北部需要人道主义援助的叙利亚人多达270万,其中76%是妇女和儿童。
老问题新动向
美国偏以压巴屡出新招。2019年11月18日,美国宣布不再认为约旦河西岸犹太人定居点违反国际法。这是美国政府又一次违背国际共识,并完全背离了美自1978年以来一直认定以色列在占领区设置定居点的行为与国际法相悖的一贯立场。美方此举遭到巴勒斯坦和国际社会强烈反对和谴责。此外,美国还在酝酿推出推动巴以和平进程的新版计划,即“世纪协议”。
巴勒斯坦问题一直被国际社会视为中东和平进程的核心问题,美国偏以压巴的做法势必会使巴以局势走向离和平越来越远。
2019年10月26日,多次“被死亡”的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最高头目巴格达迪,在叙利亚西北部美军发起的一次突袭中自爆身亡。巴格达迪之死会鼓舞国际反恐斗争的士气,也会激起恐怖分子的复仇之心。据推测,目前仍有约1.8万武装分子藏身于叙利亚和伊拉克两国。他们成建制的恐怖活动已基本无望,但分散的恐怖袭击和自杀式爆炸活动仍层出不穷。新的一年,中东反恐斗争依然任重道远。
“阿拉伯之春”2010年12月始于突尼斯,被其波及的阿拉伯国家至今未走出动乱阴影,有些国家2019年大有第二波重燃之势:苏丹和阿尔及利亚出现政权更迭和动乱;利比亚大规模军阀混战和两个政府、两个议会的混乱局面仍在持续和加剧。
大国、诸强博弈场
美国和俄罗斯是中东地区域外国家中的两个最大玩家。自俄罗斯2015年10月出兵叙利亚挽救巴沙尔政权以来,美俄在叙的博弈总体呈现美退俄进态势。2019年延续这一特点。
随着巴沙尔执政地位日益稳固,俄在叙利亚问题上的话语权不断扩大,主导了阿斯塔纳进程和在俄罗斯索契举行的叙利亚全国对话大会。而美不仅基本缺席了国际社会解决叙利亚问题的政治努力,还多次扬言要从叙撤出,其在叙利亚问题上的影响力明显降低。
不过,美国在叙欲走还留,并未放弃。美国扬言要以反恐为名在叙保留近千名官兵的部队,保护叙油田。日前有俄媒披露,美军正在叙东北部富产石油的代尔祖尔省修建两处新基地。似可预见,不论是叙利亚危机持续,还是参与叙政治和解进程,美国人都不会作壁上观。甚至可以预测,总统换届之后,不论特朗普连任,还是新总统上台,美国都会逐渐微调其中东政策,扭转美俄博弈中俄进美退的态势,维护美中东霸权。
除了美俄争霸,还有地区强国争锋。多强缠斗皆与利益有关。海湾国家财大气粗要显示自己的地区强国存在,伊朗要展示自己在核技术和导弹制造方面的地区优势,背后有美国撑腰的以色列多次袭击伊朗在叙利亚军事目标,北约成员国土耳其更是以出兵叙利亚显示超一流军事实力,还有一些国家也有争当地区小霸主的野心。
列强缠斗难止,中东何以图治?这需要国际社会和地区国家共同和长期努力。外部,联合国必须发挥有效作用,继续帮助制止外来干预、结束冲突、走出乱局、化解人道主义危机、维护地区安全;世界大国也应承担起应尽义务,帮助中东国家平乱、摆脱落后面貌。内部,中东国家要学习国际先进治国理念,找出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发展是硬道理,只有发展才能摆脱贫困,从而消除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不让列强缠斗有可乘之机。